引自/facebook
文/簡子傑
勞動所產生的對於物的情感投資,形塑出劉秋兒作品中的感性面向,在「圖抗系」最常出現的石頭,尤其顯現出像是在意義龐雜世界裡的某個懸置卻又永恆的矛盾狀態,我十分好奇那些晶體般的石頭符號意味著什麼?它們看似中斷了符號的意指功能,卻彷彿折射出來自亙古的悠遠訊息,但這裡的訊息不再是人稱意義的產物,而是穿透人類世的初始回音,或許說來矛盾,劉秋兒的繪畫雖然靜默不語,卻仍然能說,或許正是這樣的矛盾,讓他的繪畫除了與個人的勞動、也得以和「抵抗運動」間發展出如此緊密的連動關係。事實上,儘管在伊通公園的「缺牙鋼琴」試圖凸顯劉秋兒的藝術家身份,我們仍難以忽視,豆皮時代以來,他帶給人們的更多的是喧鬧的行動主義者形象,直到現在,他的「抵抗運動」仍持續藉由網誌或臉書推播的多重訊息,創造出如何參與進而改變的概念和思維,他不是那種藉著感性形式頌揚著地方感的南部藝術家,但閱讀他的網誌、聆聽他的言談,我們很難不去感受到他對於地方、政治、文化與社會的基進態度,如同與他同在高雄參與諸多抵抗運動的好友李宇軒所言,劉秋兒積極創造的東西其實是某種「文化的政治」。
> 詳細
> 相關文章- Cacao Exhibition 20171027
之前可口雜誌也有在「豆皮文藝咖啡館」做寄賣,但是雜誌在那,可口人卻一直沒機會去豆皮文藝咖啡館走走,好巧不巧,有個出差機會,高雄朋友在空檔時說,來高雄就要來豆皮文藝咖啡館走走。於是,那一晚第一次碰到了老闆劉秋兒,雖然沒有多聊什麼,但就能感覺到是個很真的人。在一個說咖啡館也不完全像,倒像個實驗空間的暈黃空間裡,看著劉秋兒在工作檯上忙進忙出,不多話,偶而跟熟人朋友點頭打招呼。當他背著身做事時,一瞬之念,你很想知道關於更多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