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L聊話中的自想-看山4
引自/facebook
文/ Guga Hsu
〈身為一位涉入待深的觀眾〉#1/17
身為一位涉入待深的觀眾,面對著看山4的自然時,常在環山回音的自語中感覺到錯折,這陣子是我”期待一直都存在,期待卻也頻頻落空的養成期”:
隨秋入冬的展期將要讓一個月掉落,在每天於一樓的半戶外空間聊聊的行動裡,我從一個後輩創作者的姿態頻頻向他提問,從作品意識的話題被溫柔地拐彎至太空人撿拾隕石攜回地球所使用的瓶身來作為譬喻;從展覽的命題看回了旅人登山路途與蛇的巧遇,過程中像是在每一池話題裡找尋與水中生命體接軌的碰觸,當我撩撫著泊裡滑溜溜的魚身,卻總在抓住的瞬息之間讓那稱之為它物的魚從指縫中噴離,讓它遊藝回湖影裡頭,僅以單薄的口陪伴如木的框 作為每夜的收尾。而溝通總在最嚴峻的時候敞開一條細眯眯的路徑,這時候你得用力接住這條輕軟的線路-今日與秋兒聊到了有關於風格、形式及內容的說法。
我:「藝術家的風格會不會就是他SOP的生產方法?」秋:「那就要先定義什麼是風格了。像是你在路上遇到了甲、乙、丙三個人同時從你身邊跑過去,你論穿著的話才可以區分他們的風格,如果你把重點放在跑步上就分不出來了。」我:「那是因為所有人都會跑步這個動作呀!」秋:「也有長腿或短腿呀!所謂的風格就是能被辨識的狀態。」我:「形式不等於風格吧?」秋:「形式是在風格裡的底,要有東西可以附著才行呀!」我:「你看喔,因為有形式所以有風格,那內容會在它們的哪裡?」秋:「你覺得你今年生活的內容跟去年生活的內容會一樣嗎?」我:「會不一樣,但這都是我呀。」秋:「是你這個人,但不會是你這段時間的生活,我們在談風格的重點其實在於你到底要什麼?創造風格是因為需要辨識度,但在日常生活中不管你要不要,別人自然會有一種形容迎向你,你就成為他們說的內容。」
我:「只要看到以後就會變成內容的意思嗎?」秋:「內容就是你一直在堆、堆到你不能堆,看不到了最後所出現的形式。」我:「所以人永遠不可能了解另一個人(或作品)的內容,只能從形式判斷,甚至是延伸想像了?」秋:「對呀!只要可以被閱讀了,它就成為一種形式了。」我:「同意。這問題問得好基底。」
> 詳細
~
〈有關於目前〉#2/13
問:「當認知到現階段能力不足導致與責任感違和並落陷於存有及存活的困獸之中,那麼,是不是暫時向右站一點會比較妥當?」答:「...為什麼要放棄那麼快樂的事呢?」。
在看山4的展期到達下一步-看展喝喝階段,我回顧起與秋兒曾於上個月前的佈展邊聊情境,腦中突然風穴繚繞,好多個思想在空間裏串飛,像一座山中的直路頓時分出了好多條細碎小徑的痕跡,心裡仍找不到定位感來駕馭堅定,於是逞著機會,合時宜的與大家ㄧ起入山,讓自己拖著還多肉堪用的身子進入部落:
景深看出是在獵人與他的妻子自造的石板家屋前,他正窩在深夜戶外的炭爐邊。晚餐後獵人的手自然地像雄鷹的翅膀般讓手臂微向後仰、目光有神地與我們談話,瞳孔裡透露炭火烤熟的相信,而我畏懼於他提起傳承時話語中的「超愛」,因為這條路上的沿途風景並沒有標出它的指示,且得來自語於心中響應:「超愛也值得相信的事為什麼沒辦法一起呢?」:「因為逐漸被淘汰的主躰已被多元滋養化而保育過剩...?」:「而你看不慣氾濫而選擇疏離。」:「而你隨浪濤起時而殞身去勢。」:
都說沒有絕對了。到中間平衡自己。
> 詳細
~
〈思考題〉#2/28
思考題!在環山的樹林路徑中,誰是誰的意外/效果/主體?
秋:「我一直鎖定你要跟我討論的是在真實的當下與我們所稱的標本,那絕對是兩回事。也就是說你這個人跟你畫出來感覺到真實的自己會不等於。」
我:「如果不討論等不等同,我即是我這幅畫的工具,這樣子想就不行嗎?也就是我的身體勞動成就了我的作品真實。」
秋:「但是,人沒有辦法成就物件的工具。」
我:「人沒有辦法成就物件的工具,恩...?」
秋:「因為那個工具本身就有自主性。」
我:「你覺得對於一個觀者來看人(那個有自主性的工具)跟他的標本的關係,誰是展覽的主體?」
秋:「你覺得呢?」
我:「對我來說,是人。」
秋:「對呀!那你還問我~你覺得我的答案會跟你不一樣是不是?」
我:「就是想確定一下呀!是我對你感覺到好奇的問題:如果主體是人,為何展場還需要其他的東西出現?思想的再現嗎?」
秋:「就像人為什麼要穿衣服一樣的道理,因為這樣公共性才會出來。」
我:「...我以為穿衣服是為了遮體。」
秋:「也可以是環境的因素,習慣加上環境的特有性會成為一種被人家稱為文化的東西,你剛剛說我在這裡即是成為作品的時候,旁邊為什麼還需要這些東西?因為這是一種記憶,任何人的擺置都會形成一種記憶,這些記憶的累積就是展場裡的文化配備,提供給人閱讀。」
我:「這些東西是文化配備的話,你同時需要一起出現的理由是什麼?」
秋:「就像你是候選人去選舉的時候會擔心選票而採取的行動一樣,是一種效果。」
我:「如果不討論等不等同,我即是我這幅畫的工具,這樣子想就不行嗎?也就是我的身體勞動成就了我的作品真實。」
秋:「但是,人沒有辦法成就物件的工具。」
我:「人沒有辦法成就物件的工具,恩...?」
秋:「因為那個工具本身就有自主性。」
我:「你覺得對於一個觀者來看人(那個有自主性的工具)跟他的標本的關係,誰是展覽的主體?」
秋:「你覺得呢?」
我:「對我來說,是人。」
秋:「對呀!那你還問我~你覺得我的答案會跟你不一樣是不是?」
我:「就是想確定一下呀!是我對你感覺到好奇的問題:如果主體是人,為何展場還需要其他的東西出現?思想的再現嗎?」
秋:「就像人為什麼要穿衣服一樣的道理,因為這樣公共性才會出來。」
我:「...我以為穿衣服是為了遮體。」
秋:「也可以是環境的因素,習慣加上環境的特有性會成為一種被人家稱為文化的東西,你剛剛說我在這裡即是成為作品的時候,旁邊為什麼還需要這些東西?因為這是一種記憶,任何人的擺置都會形成一種記憶,這些記憶的累積就是展場裡的文化配備,提供給人閱讀。」
我:「這些東西是文化配備的話,你同時需要一起出現的理由是什麼?」
秋:「就像你是候選人去選舉的時候會擔心選票而採取的行動一樣,是一種效果。」
第三階段就快到了,歡迎前來看山
>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