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走風景


2012年9月23日,我們去走了行走學校的第17條腳底路線-尋走愛河三角洲。簡易路線如下:

*14:30
捷運哈瑪星(西子灣)站2號出口集合~>鼓山一路~>鼓山二路~>北斗街~>建國橋上=2.0公里(約50分鐘腳程)
*15:30
東盟橋~>河東路~>五福三路~>16號碼頭=2.0公里(約50分鐘腳程)
*16:30
玫瑰教堂前~>愛河鐵橋~>公園二路~>臨海二路~>微彎月台=2.0公里(約50分鐘腳程)
*17:30
回到捷運哈瑪星(西子灣)站

詳細 http://blog.xuite.net/dogpig.art/xox333/63259995

~
























【註】上圖照片位置圖為台灣堡圖(青綠色)疊合google地圖(橙紅色)經photoshop處理而成。
a.台灣堡圖 http://gissrv5.sinica.edu.tw/GoogleApp/JM20K1904_1.htm
日本人繪製的「台灣堡圖」始於西元1898年,測繪時以劉銘傳的清丈區域為準,並加上現代三角與高程測量,精度大為提高,是日後日人統治台灣的重要基礎資料,由於此圖的繪製是以清代堡圖為準,故而稱之為「台灣堡圖」。
b.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http://gis.rchss.sinica.edu.tw/GIArchive
應該始於2009年,其計畫經費來源為國科會數位典藏與學習之海外推展暨國際合作計畫之子計畫四-「臺灣文史資源海外徵集與國際合作計畫」。

~



【圖1】北斗街這附近有個規模如苓雅寮大的老聚落,往南走有個火車亭(山下町站),它在1910年代發展成高雄的第一商街,與哈瑪星填海造地之後連成一氣。這裡可以找到許多「日影」。這裡也是後來屏東線(右轉)與縱貫線(直上基隆港)軌道分叉的地方。





【圖2】這條幽徑(河川街)其實是鐵路「屏東線」的路廊,往畫面中那樹叢裡跑,其旁為慈仁宮,宮邊有賣大腸香腸的店。這附近的房子多有日本時期的影子。







【圖3】是站在建國橋上往七賢橋拍的,畫面右邊乍看好像有一艘白色的船,其實那是計畫裡所說進入「左河」的位置,它後來被截彎取直後,就依七賢三路邊下到高雄港第三船渠裡。舊崛江就在這上面繁榮了。






【圖4】這張是走過民生路叉口才拍的,畫面五福三四路的橋頭邊那棟建築叫觀海大樓,它被臨港線(鐵路)、海邊路及高雄港三面夾成像個三角飯團。靠港一樓是個一直開什麼都好像不太對的店面。






【圖5】這兒是現在13、14號碼頭(光榮碼頭)位置,以前台灣男生要變男人,都從這個碼頭出去(載去金馬前線)。不久的將來,中央會空炸這裡50億,開花成噪音中心。聽說規模比北噪大很大,面積將渲染到11到15 號碼頭,比原計畫多出5/3。





【圖6】右角有個古早漁村聚落,叫「苓雅寮」,位置是現在的海邊路盡頭,那時候的聚落村民閒來無事,可能也是杵在這個位置看夕陽。臨港線上的苓雅寮車場在旁邊。







【圖7】是左河截灣取直後的出口位置,現在這條直直的大水溝上面,大都被加蓋臨建物了,最有名的就是「舊崛江」。照片中是台啤分銷處大型鐵棚。
















【圖8】是站在左河的右岸邊拍的,可看出主要「打狗驛車場」是建構在原左河的河口上。









【圖9】尋走最後,我們站上左河口的左岸「微彎月台」,現在已被拆到剩我們腳下這塊基台。台灣西部縱貫鐵路最南端鐵軌(月台邊)位置,是115年前建在尚未截彎取直的岸,所以,如果當時坐在火車裡往外看風景,左右窗邊就都是海水一片。






正在進行中 . 檔案目錄 評論 . 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