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陽平原




蛤仔蘭神話說他們來自瑪呂蘭,但沒有人知道瑪呂蘭在哪裡。從不同傳說中歸納出噶瑪蘭族從海上來;淇武蘭遺址位於礁溪南面的平原,始於一千三百年前,被認為噶瑪蘭族最早的蘭陽聚落。那時蘭陽溪河道兩側遼闊的平原,可能正好是一片蓊鬱的沼澤與溪流森林。


雖然今天淇武蘭遺址距離海岸最近直線要四公里以上,但一千三百年前的二龍溪,應該也適於漁舟穿梭,而且當時的海岸線應該更靠近淇武蘭,離海岸沒現在這麼遠,二龍溪也不用繞到北邊的竹安溪才能出海。把聚落設置在離海岸差不多三公里左右的內陸的溪岸邊,這距離大約是淡水的滬尾漁港到淡水河口外,而且躲進內陸的溪岸邊,可以躲避惡劣的東北季風,所以淇武蘭建立部落時,應該就是一個河岸漁村。


而二龍溪的水源主要來自一千公尺高的礁溪山區,溪流相對平穩許多,不似蘭陽大溪,水源來自三千公尺以上的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其溪口沙灘遼闊而溪流湍急,而且夾雜大量砂礫長年氾濫平原主要區域,早期被稱濁水溪不是沒有原因,所以淇武蘭部落的位置選擇,大概也反應了他們的生活智慧。


當噶瑪蘭人在距今一千三百年前,初到這地以採集漁捕和狩獵為主的生活時,可能淇武蘭的溪岸環境條件是適合他們的生活發展;而後期部落的繁盛與分枝,使田耕的方式也開始加入,也許這就是這平原進入了人類世的開始。


但在他們建立淇武蘭部落之前,蘭陽平原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是空無一人。


如果把時間跳過這段空白,推向更遙遠的三千九百年前,蘭陽溪南岸的中央山脈腳下,有一塊大約四十公尺高的獨立小山丘或說溪中小島也行,那時有一群丸山人就居住在這個小丘上,而且他們一代過一代,在這個小丘上歷時差不多一千二百年,直到他們其中有人搬到蘭陽溪對岸的雪山山脈下,在高約五十公尺左右的內員山岸坡上居住。直到他們分離兩地三百年之後,這兩地的人們竟然同時消失於他們長時間居住的蘭陽平原邊緣,這成為今日人們閱讀他們遺址的最大迷因。


如果轉譯到世界簡史裡面來講,丸山遺址大約形成於巴比倫的漢摩拉比時代之前。而內員山遺址大約形成於古羅馬初期,但這兩個遺址都同時消失於西元前三百年,也就是春秋戰國的末期開始,整片蘭陽平原都沒有人類活動的跡象,直到一千三百年前唐玄宗時代,噶瑪蘭族才出現在這塊平原上面。這簡短的歷史比對,也許能幫助想像蘭陽平原大概四千年來的地形變遷。今日看來,一塊比台北盆地還大的三角平原,竟然長達一千多年沒有人類活動,這就可能說了這時空裡一些不可思議的事。


從丸山和內員山這兩處目前地圖找起來,距海岸都在十公里左右,也許當時這位置與海的距離沒這麼遠,但也沒那麼近到認為他們是漁村型態的聚落,顯然他們可能從山上來。丸山人和員山人不選擇靠海的平原而是較靠內陸,並且要高出海平面二十公尺以上的小丘小坡,在這地生活了一千五百年後,不知為何就消失不見了。這好像點出了當時平原不宜居住的可能;加上事隔千年之後的淇武蘭遺址也被埋沒河道之中,其地質環境的脆弱,顯見了平原的地形是一個多變不穩定的狀態。


所以這裡大膽假設,大概在三千九百年前到二千四百年前,蘭陽平原與距今一千三百年前噶瑪蘭進入這地時候的條件應該截然不同。比較有可能是一片無限曲流和沼澤岩礫滿佈的原始沖積地帶,加上冬天東北季風蹂躪和海水倒灌,甚至什麼都不是,而只是一片海或一大片風塵滾滾且隨時準備氾濫的海灘,其實現在蘭陽溪那潟湖式的溪口,走到那裡就有這種感覺。另外,也可推論丸山人來自西部山的那邊,雖然有時會在溪流裡抓抓魚蝦螃蟹來吃,也偶爾外出或與外來者進行交換,但是飲食與狩獵文化偏向山的味道,顯然與來自海的噶瑪蘭族不同。這可能才是他們聚落歷經千年,始終無法下到更遼闊的蘭陽平原生活和發展的可能原因,甚至到了二千四百年前,他們都同時丟下了家園,消失在蘭陽平原。


這個原因應該也能用來探究廣義棲蘭山環境,在當代最古老檜木初長成的那個年代條件,因為從過去的歷史考古看來,東北季風都是這平原最嚴厲的氣候考驗;蘭陽平原一面開口向著太平洋,而三面高山環繞,氣候受東北季風及地形環境影響,全年多霧多雨,尤其冬天的東北季風都會挾帶大量水氣一路從平原到山區。雖然颱風季節非常恐怖,溪口時有漂流木卡在沙灘,但這些多雨潮濕涼爽的氣候條件都是檜木所需要。


蘭陽平原夾於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向海的沉降區,也許能勉強說這一平原是蘭陽溪沖積出來的,也包括水下的宜蘭陸棚堆積作為穩當陸基的功能,讓蘭陽平原保持在水面以上。這地也應視為沖繩海槽暫時的水面露出,像龜山島是靠近台灣的海底火山露出:海槽像似專門負責地殼張裂和火山爆發,也像槽盆專門裝載高山流洩下來的沈積物質。只要海槽張裂速度小於陸地的沖積速度,蘭陽平原就還會一直保持在水面以上甚至擴大。這照片正是溪口沙洲逐漸演化陸地的半人工風景,畫面中是蘭陽溪的溪口潟湖,而潟湖的後面,能隱約看到中央與雪山兩座山脈。



【註】

#維基-蛤仔蘭三十六社 葛瑪蘭,又作蛤仔蘭或蛤仔難,荷蘭時期稱為「卡貝蘭灣」,是荷蘭當局歸納的十一個地區之一,根據記載一共有72社。清朝文書稱之為蛤仔蘭三十六社或蛤仔難三十六社,是台灣清治時期文獻對分布於蘭陽平原上的噶瑪蘭族村社的統稱,被歸類為「山後生番」。事實上,蘭陽平原上的村社數目存在超過六、七十個以上。

#淇武蘭遺址 位於礁溪鄉二龍河畔,因河川整治與北宜高速公路跨河工程於 2001 年起進行搶救發掘,出土了距今 1300-800 年前的史前文化遺物,以及 600-100 年前的噶瑪蘭舊社遺物及遺跡。 1648 年荷蘭所進行的戶口調查中,淇武蘭為台灣中北部最大的原住民聚落, 出土的遺物、生態遺留與現象都非常豐富,為金屬器時代的重要遺址。見 蘭陽博物館

#蘭陽博物館-剖析丸山遺址的聚落與文化 丸山遺址1963年第一次出現在文獻紀錄上,在近四十餘年間經歷過數次的調查及發掘。根據碳十四年代測定法其出土的四十六件文物,可以推測丸山聚落最早形成於距今約3700餘年前,甚至能夠回溯至3900年前,這群來到小山丘建立聚落的人們攜帶著一套複雜的陶、石器製作技術,逐步在此地定居。見 蘭陽博物館-剖析丸山遺址的聚落與文化。

#田野考古-內員山遺址試掘報告 內員山遺址展現蘭陽平原新石器時期晚期。內員山遺址未見到繩紋陶的分布,再加上定年結果皆偏晚,是否內員山遺址所代表的為較晚階段的佔居;其次,內員山遺址可觀察到其打製斧鋤型器在型態及尺寸上與丸山遺址的差異,此是否隱含了兩遺址生計方式上的差異性,甚而與蘭陽平原新石器晚期文化的中止?這需要累積更多的研究才能明朗。 

#張裂與填補.10段之備註 當代最古老檜木,意指現在還活著的最老檜木樹,大概三至五千年左右。檜木類的樹可能在五百萬年前生長到台灣島,紅檜稍晚才到。



廣義棲蘭山環境行走
嘉義美術館應有一張意涵層疊的地圖

三貂角南澳南湖大山思源埡口大漢溪大甲溪林田山太平山

沖繩海槽在台灣的寬度七家灣與史前蘭陽的幾條關係琉球島弧在南澳折斷處

大蘭一條線東西岸的坡度比較德基水庫作為一種可能松茂林台地



廣義棲蘭山GeneralChilanMauntain

賴春標LaiChunbiao

[看山 Unknown]

正在進行中 . 檔案目錄 評論 . 簡歷